作者 | 谢明宏
编辑 | 李春晖( huī)
现象级爆剧往往会建立( lì)和传播自己的语言体系( xì)。当年看了《甄嬛传》,人人成( chéng)了“本宫”“小主”。如今因为《生( shēng)万物》,大家又满口“俺俺俺( ǎn)”了。

“剧王”每年都会诞生,在( zài)硬糖君看来更重要的是( shì):《生万物》的内容质量及其( qí)唤起的观剧热情,证明了( le)长剧再次回归到国剧传( chuán)统的脉络上来,回到那个( gè)由《大宅门》《闯关东》们奠定( dìng)的国剧范式和审美习惯( guàn),证明了观众需要的并非( fēi)盲目的快节奏、强情绪,而( ér)正是这样自然而克制、真( zhēn)实有细节的艺术力量。
在( zài)精神脉络上,《生万物》也久( jiǔ)违地回到了土地之上,回( huí)到了乡土中国的一粥一( yī)饭、碌碌众生的怕与爱。
问( wèn)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多( duō)少人被“试春气”的一幕震( zhèn)撼到泪目。虽然都市化进( jìn)程早已极大改变了人们( men)对土地的认知,城市里的( de)年轻观众更大多“五谷不( bù)分”,但只要给大家一个引( yǐn)子,那种骨血基因里对土( tǔ)地的眷恋就能被唤醒。
毫( háo)无疑问,《生万物》就是这样( yàng)一个引子。
时代群像,中式( shì)“百年孤独”
《生万物》改编自( zì)人民文学奖获奖小说《缱( qiǎn)绻与决绝》,围绕鲁南农村( cūn)土地变迁讲述了普通农( nóng)民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 yùn)跌宕与精神觉醒。
其中乡( xiāng)绅、地主、自耕农、佃户、贫农( nóng)等形象各自铺陈,由此展( zhǎn)开传统农耕社会错综复( fù)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三个( gè)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俨( yǎn)然“乡土中国版《百年孤独( dú)》”。
倪大红饰演的地主宁学( xué)祥是村中首富,堪称“东方( fāng)葛朗台”。在女儿绣绣被土( tǔ)匪绑票后,宁舍闺女不舍( shě)地的做法,遭到了家里的( de)不理解以及村里人的非( fēi)议。那种对土地病态的占( zhàn)有,说明他是旧社会的代( dài)言人。咱就是说,谁家 700 亩的( de)地主还盯着孩子拉屎好( hǎo)第一时间捡粪?

林永健饰( shì)演的封二则是自耕农,各( gè)种抠门算计都为满足“凑( còu)足二十亩”的小目标,反映( yìng)的是耕者有其田的朴素( sù)追求。他在绣绣被绑后上( shàng)宁家买地、绣绣归来后上( shàng)宁家求亲的“捡漏”行为,经( jīng)常让人忍俊不禁,喜剧效( xiào)果不亚于经典小品。
《生万( wàn)物》的女性形象更为丰富( fù)动人,从绣绣娘、大脚娘、费( fèi)左氏再到绣绣、苏苏、银子( zi),涵盖了各个年龄、阶层、秉( bǐng)性。
绣绣的母亲疼爱孩子( zi)却也顺从封建父权,在左( zuǒ)右为难中自责自苦最终( zhōng)撒手人寰。去世戏让观众( zhòng)深受触动,整场丧礼更是( shì)前几集的高潮。

费左氏是( shì)封建礼教的殉道者,她一( yī)生的追求就是守住宁家( jiā)的香火和家业,像一把锁( suǒ),既锁住了自己,也锁住了( le)旁人。必须指出,在演大户( hù)人家寡妇这条赛道上,秦( qín)海璐已然一骑绝尘。那种( zhǒng)心怀不忍又被内在枷锁( suǒ)压迫变得铁面无情的情( qíng)绪变化,实在让人对她爱( ài)恨交织。
宁绣绣前期的形( xíng)象完成了从地主千金到( dào)自耕农的转变,父亲的贪( tān)财让她彻底与宁家决裂( liè),嫁给封家后开始接触真( zhēn)正的农耕知识,爱上了大( dà)脚也融入了平凡的生活( huó)方式。
苏苏是封建包办婚( hūn)姻的牺牲者,她尚在少女( nǚ)的懵懂之中,就被迫陷入( rù)了父亲与费左氏的算计( jì)里。当她再次回到宁家,却( què)发现自己已然是局外人( rén)。前日还是承欢膝下的小( xiǎo)丫头,今天已成费家的少( shǎo)奶奶。
这些林林总总的角( jiǎo)色构成了旧农村的微观( guān)宇宙,地主、佃农、马子、传统( tǒng)女性、新女性、新青年在宗( zōng)法社会里各自挣扎,并与( yǔ)这片土地发生各种奇异( yì)联结。
个体选择,跨越时空( kōng)的共鸣
《生万物》的开篇时( shí)间点,几乎与当下隔了一( yī)个世纪。但如果将其视为( wèi)时代洪流下的个体选择( zé),就不难理解其何以引发( fā)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这( zhè)种共鸣无关具体的土地( dì)归属、社会制度和风土人( rén)情,只关乎人如何过好自( zì)己的一生。
宁绣绣前期的( de)“红衣断亲”和“绣绣哭坟”是( shì)两大名场面。表面上她是( shì)愤懑父亲爱财如命,内核( hé)则是她与传统父权的彻( chè)底决裂。在马子窝孤独的( de)十几个时辰里,她突然意( yì)识到自己的命运并不掌( zhǎng)握在自己手里。父亲若救( jiù)她,她就是个大户人家的( de)少奶奶。若不救她,她就是( shì)被唾沫星子淹死的“被坏( huài)了身子的女人”。

“她是那种( zhǒng)能把任何日子都过出花( huā)儿的孩子。”绣绣母亲对封( fēng)大脚的嘱托,确实在女儿( ér)的人生路上得到应验。人( rén)无法抵御命运的捉弄,但( dàn)仍要打好手里的那副牌( pái)。跟公公学种地,跟婆婆学( xué)做家务编蓑衣,就连烧火( huǒ)也能保持“火旺的同时省( shěng)柴火”。
封大脚对绣绣炽热( rè)纯粹的爱,是《生万物》对爱( ài)情的点睛之笔。他勇闯马( mǎ)子窝救绣绣,在绣绣被抛( pāo)弃时主动迎娶并大张旗( qí)鼓向村里宣告,父亲逼迫( pò)绣绣回娘家要彩礼也被( bèi)大脚怼了回去。“我的媳妇( fù)儿我自己疼”,放到今天,欧( ōu)豪的大脚高低也是一款( kuǎn)给够情绪价值的土直小( xiǎo)狗、糙汉文学。

若缺乏对旧( jiù)式爱情的概念,看《生万物( wù)》里的纯爱封大脚一定是( shì)最佳代餐。他们之间的相( xiāng)互理解和扶持,共同为未( wèi)来努力的“盼头”,不就是当( dāng)代网友经常探讨的亲密( mì)关系内核。
当然,《生万物》里( lǐ)既有绣绣的勇敢蜕变,也( yě)有费左氏、费文典、宁学祥( xiáng)那样的抱残守缺。费文典( diǎn)作为接受新学的知识分( fēn)子,一边高喊破除旧制度( dù),一边却屈从旧道德最终( zhōng)放弃绣绣。“知识分子的软( ruǎn)弱性”真不是随便说说。
费( fèi)左氏自己明明深受包办( bàn)婚姻的困苦,却为了所谓( wèi)费家香火给文典、苏苏下( xià)药。人人都夸慈悲心肠的( de)费家大奶奶,已经成为观( guān)众最关心其行动逻辑与( yǔ)最终结局的对象。

时代中( zhōng)的人物,就像水池里的绿( lǜ)藻,不能割裂来看。尽管在( zài)农村,旧的制度还在吃人( rén),但杜先生意味着改变的( de)力量。当大家有意无意地( dì)谈起北伐,他们的喜怒哀( āi)乐挣扎妥协,也无疑有了( le)某种时代性和宿命感。
国( guó)剧回归,屹立于土地之上( shàng)
今天的观众看到《生万物( wù)》里各家各户认认真真画( huà)谷仓,会被那种仪式感深( shēn)深震撼。土地在剧中超越( yuè)了物理空间或生产资料( liào),升华为文化基因和精神( shén)原乡。它再次溯源了,我们( men)为什么爱着脚下的土地( dì),又为什么经常热泪盈眶( kuàng)。
剧中的农事既是贴地复( fù)原的,又充满中式哲学意( yì)涵。“打春牛”,念诵的“一生二( èr),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土地( dì)信仰中的辩证观,有一就( jiù)有二,人们将借土地生生( shēng)不息。“试春气”、“踅谷仓”等习( xí)俗,则展现了农耕社会循( xún)环时间观。一年一度,按节( jié)施为,不违天时,乃得人和( hé)。

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一大( dà)弊端,是抹去了传统社会( huì)的仪式。过去十里不同风( fēng)、百里不同俗,大家结个婚( hūn)说的套话、摆的酒席、玩的( de)游戏都不一样。现在甭管( guǎn)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 lǐ),基本都有点“网红风”。
这就( jiù)不难理解绣绣娘的葬礼( lǐ)为何引发群众热议:“出殡( bìn)这里真的很山东”、“中间拦( lán)住她是什么意思谁跟我( wǒ)科普下”、“没结婚的时候认( rèn)为这些是糟粕,现在年龄( líng)大了反而感觉有些仪式( shì)还是蛮好的”……
农村与农事( shì)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但( dàn)几乎很少感受到其中有( yǒu)令人震撼的美。如果说《生( shēng)万物》的很多优点都有经( jīng)典国剧的影子,比如故事( shì)娓娓道来、充满细节铺垫( diàn)、不吝笔墨塑造群像、人物( wù)命运传奇而动机可信,在( zài)审美上则又更精巧、精进( jìn)一层。

近两年的剧集场景( jǐng),硬糖君印象最深的是两( liǎng)场雪。一场是《我是刑警》,一( yī)场便是《生万物》。贯穿绣绣( xiù)婚礼前后的雪景,是时代( dài)风貌和人物命运最深沉( chén)的背景。通过对这片土地( dì)的观察和呈现,《生万物》已( yǐ)经抛出了自己的寓言:土( tǔ)地就是历史的胎盘,制度( dù)则是时代的冻土。同一片( piàn)土地,有人从中新生,也有( yǒu)人被掩埋。
而这当然离不( bù)开在山东临沂、日照及吉( jí)林白山实景搭建的占地( dì) 200 亩的“天牛庙村”,且依节气( qì)规律分季拍摄;离不开绣( xiù)绣大婚的嫁衣,纹样都是( shì)参考了民国县志,大脚的( de)破棉袄是从老乡家收购( gòu)的旧衣改造;离不开方言( yán)和人物的特别动作设计( jì),《生万物》直播时杨幂就跟( gēn)大家分享,林永健老师的( de)很多台词都是自己设计( jì),虽为原剧本所无,却让封( fēng)二的形象更加突出。

天生( shēng)万物,唯人为贵。当镜头略( lüè)过层层麦浪,我们看到得( dé)不仅是齐鲁大地的跌宕( dàng)变迁,更是一场国剧的寻( xún)根之旅。纵使命运的枷锁( suǒ)如同寒冬凛冽,人性的抗( kàng)争和温暖终将像希望的( de)麦苗一样冲突冰层,完成( chéng)“向下生根,向上生长”的生( shēng)命轮回。
阅读往期热文
「娱( yú)乐硬糖」现已入驻
猫眼电( diàn)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 xīn)闻
人民号 | 微博 | 触电新闻( wén) | 商业新知
虎嗅 | 钛媒体 | 知( zhī)乎 | 界面 | 趣头条
21 CN 看荐 |U C 头条( tiáo) | 搜狐公众平台